发布日期:2025-07-05 13:42 点击次数:189
6月27日,“戏里戏外话经典——经典剧目与新时代戏剧创作”研讨会在苏州市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召开。28日晚,广东粤剧院粤剧《白蛇传·情》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标志着历时两个月的“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在苏州圆满落幕。
本次研讨会是“登临计划”的重要学术单元,旨在深入总结经典剧目的创演传承经验,推动戏剧艺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研讨会由中国剧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剧协戏剧文物文献专委会、理论评论专委会和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承办。
研讨会嘉宾合影
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剧协戏剧文物文献专委会主任傅亦轩;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谢涛;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中国剧协理论评论专委会主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伟;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学部部长,中国剧协戏剧文物文献专委会副主任朱恒夫;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原团长、中国剧协戏剧文物文献专委会副主任曾静萍;以及戏剧理论评论专家、展演剧目和展映电影主创主演等20余人出席研讨会。来自苏州本地戏剧院团、文艺机构、高校的30余名戏剧工作者、研究者、爱好者聆听研讨会并与专家互动。徐宁致欢迎辞。会议由崔伟主持。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围绕“经典剧目的诞生、传承与启示”“戏剧(曲)电影与戏剧多媒体传播”两个议题开展讨论。黄静枫、赵建新、伏涤修、黄文娟4位戏剧史论、评论专家分别就《牡丹亭》《赵氏孤儿》《白蛇传》《陈三五娘》4个经典剧目做主题发言。俞玖林、任冬生、李树建、荣玉、郭霄、莫非、曾静萍、丁佳淳8位展演剧目主创主演,从守正与创新维度,分享了对于经典剧目创作传承的体悟与思考。龚艳、胡芝风、谢涛、黎涛、周盛阔、陈恬等专家和戏曲电影主创主演畅谈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以及戏剧的多媒体传播。
研讨会现场
朱恒夫对本次研讨会进行学术总结。傅亦轩代表中国剧协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本次展演季活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朱恒夫进行学术总结
6月28日,“登临计划”优秀戏剧电影展映中的最后2部——秦腔电影《锁麟囊》、京剧电影《李慧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放映。《锁麟囊》的导演黎涛、《李慧娘》的主演胡芝风来到现场参加了映后谈环节,与观众互动交流。
京剧电影《李慧娘》映后谈现场
自今年4月以来,“登临计划”登录苏州,聚焦《牡丹亭》《白蛇传》《陈三五娘》《赵氏孤儿》4部中国戏剧经典,由8个院团带来8台不同艺术样式的传承和创新剧目,共演出13场,平均上座率77%,票房总计330余万。同时,展演季从多个维度展现经典剧目魅力,探寻经典背后的共性规律,举办了“经典的诞生——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文献展览”、优秀戏剧电影展映等系列活动。
展演剧目海报
本次活动探索全媒体传播方式,与山东卫视联合策划并制作推出《戏宇宙》第四季“经典季”,于6月28日起播出。为做好本季4期节目,节目组深入到剧团、剧场、高校,采访一线创作者、传承人和学者,挖掘经典背后的故事。《戏宇宙》账号共计发布相关短视频90余条,全网话题增量1.5亿+,播放量累计1亿+,互动量200万+。此外,还通过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网、《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中国戏剧》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闪电新闻、《苏州日报》、苏州新闻、“引力播”、“看苏州”、“情调苏州”、微光苏州”等,以及抖音、新浪微博、小红书、B站等进行全媒体报道。
此后,还将策划出版“登临计划”文集,汇集当前对经典剧目创作、批评、研究的新成果,系统、生动地呈现给广大戏剧工作者与爱好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经典保留剧目与新创剧目并重的健康戏剧生态,以经典为师,努力创造新时代新的经典之作。
Powered by 银河奇异果苹果版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